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学院概况

2024-05-18 18:15

1.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学院概况

民族学学科在我校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以蒙古学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艺术学院为主要载体的、涵盖民族学二级诸学科的学科分布。社会学学科也在公共管理学院逐渐得到发展,短短四年时间,在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领域培养了自己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维系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并为后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发展民族学与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内蒙古大学决定在民族学与社会学二级学科基础上,建设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为进一步凝练学科资源,建设民族学一级学科提供核心学科的实体支撑。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和建设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决定,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将在兼顾研究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前提下,以研究现实问题为主;以直接服务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为办院方针;以本科教学为基础、以研究生教学为主;以新的运行机制建设一个研究型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着注重现实问题研究,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强化服务意识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以特色与优势明显的学科建设来打造培养民族学与社会学高层次理论研究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基地,将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办成在自治区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进入先进行列的学院,为内蒙古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建立在民族学与社会学二级学科之上。学院在民族学二级学科点上设置相应的本科专业和硕士点,进而建设博士学位点;以(1)北方少数民族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2)蒙古族宗教现状研究;(3)蒙古民俗与口承传统研究;(4)生态与生计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学院在社会学二级学科点上设置社会学、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建设与之相应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以(1)内蒙古城乡社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2)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3)民族地区社区发展与生态环境;(4)社会差异与社会问题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下设民族学系和社会学系两个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正院长1名,副院长2名,副院长分别兼任民族学系和社会学系主任;设有党总支和团总支,负责党团工作和学生工作;设有行政和教务科研办公室,负责学院行政和教学科研的日常事务;学院还将拥有图书资料室。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将成为拥有50名左右教学科研人员和行政人员编制的适应现代教学科研需求的崭新的研究型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本科和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上的培养体系。学院将在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每年拟各招收35名本科生,并且从2008年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蒙语授课班。现阶段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每年拟招收15人,并在未来几年将建设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专业硕士点。初期阶段研究生规模为45人左右。随着民族学博士点和社会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的增设,研究生规模在“十一·五”期间可达到150人。同时,在后续建设过程中,为了搭建一个与民族学系相匹配的科研平台,民族学系将建立北方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研究所,以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机制运行。主要开展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诸多问题研究。社会学系将建立内蒙古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实验室、内蒙古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内蒙古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五个研究机构,由社会学专业教师兼职承担科研工作。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将在学校指导和支持下,探索制度创新,以新的运行机制推动学院建设和学科建设。(1)在所有专业人员的岗位设置上取消科研岗和教学岗的区别,所有教学人员都应承担科学研究工作。(2)本着互补和共同发展的精神,在学院内部民族学与社会学专业之间进行课程与教学的互动,鼓励民族学专业与社会学专业的师生掌握蒙汉两种语言文字。与蒙古学学院尽量共享资源,一些课程如蒙古语、蒙古民俗、蒙古历史、世界历史等由蒙古学学院和人文学院教师讲授,新学院不安排专门的编制。学院院长为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党总支书记为王俊玲同志;副院长那顺巴依尔教授,兼民族学系主任;副院长于存海副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学院概况

2.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师资队伍

 教授 那顺巴依尔 特古斯巴雅尔 阿拉坦宝力格副教授 白俊瑞 乌日图那苏图 梅花讲师 格日勒 包英华 兴安 宝力道 宝花 教授 葛根高娃副教授 孟和乌力吉 温都日娜  何生海 宋跃飞讲师  吕霄红 孙丽敏 张笑会 哈斯额尔敦 乌云毕力格 张群助教 王红艳 李娟

3.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委员会组成

 主任委员: 那顺巴依尔副主任委员:王俊玲成 员: 阿拉坦宝力格、宋跃飞、特古斯巴伊尔、葛根高娃、青斯琴  主任委员:那顺巴依尔成 员: 齐木德道尔吉(特邀)、那顺巴依尔、阿拉坦宝力格、特古斯巴雅尔、葛根高娃、白俊瑞、宋跃飞  主席:那顺巴依尔成员:齐木德道尔吉(特邀)、阿拉坦宝力格、特古斯巴伊尔、葛根高娃、白俊瑞、宋跃飞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委员会组成

4.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的院系简介

 历史学系已经有5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以历史学专业为主,共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1人。历史学是一门以人类过去的生活轨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不同地域和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不同民族的发展轨迹,以及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历法、制度,通过分析研究总结,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所借鉴。该专业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广泛,比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外关系史等;同时还要接触一定的外文资料。历史学系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5个历史学硕士学位点,导师队伍共有14人,另有兼职、外聘导师7人。历史学系立足北部边疆,突出历史学科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在科研方面成果显著。仅2000年以来,历史学系教师主持和参加校级以上科研、教改项目几十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250余篇。近年来,历史学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四、六级的考试通过率和硕士研究生的升学率,在全校各专业学生中一直比较突出。学生毕业后就业面比较广,一次就业率较高,主要从事研究人员、教师、公务员、编辑、文秘等工作,在各行业中很受欢迎。 旅游学系设有旅游管理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已形成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资源规划和旅游文化三个教学与研究方向。教育目标也由应用型人才向战略管理型人才、科研创新型人才和规划设计型人才转变。旅游学系现有教师13人,其中,博士3人(其中2人为在读博士),硕士7人(其中1人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立大学硕士);兼职教师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旅游学系在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自2002年建系以来共主持和参与完成8项省部级纵向课题,以及多项内蒙古地区旅游规划横向课题,出版著作近10部。近三年来,旅游学系已有多名学生先后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社科院、中山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内蒙古大学等区内外著名院校继续学习深造。旅游学系本着“融入产业实践,服务产业实践”的办学宗旨,所设专业应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近年来,学生就业状况良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且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5.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介绍

内蒙古民族大学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始建于1958年, 2000年6月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是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型民族大学。 2006年,学校被确立为自治区重点大学,2009年,国家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协议共建,成为内蒙古第二所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系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2010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被确立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有三个重点学科被确立为国家十二五支撑项目。2012年,学校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特需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单位,获得蒙医药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成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医学博士点,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所可以独立授予蒙医学博士学位的学校。1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截至2013年9月,学校占地3549亩,校舍建筑面积41.87万平方米(含在建5万多);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0507人、硕士研究生701人、留学生359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24242人。2015年12月, 李文阁为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免去孙国权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职务。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介绍

6. 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院概况

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7年1月,现有经济学、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4个本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1个专科专业,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术型)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应用经济模拟实验室、公共管理模拟实验室、会计模拟实训室3个实验室和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学院将凝聚多个学科的力量,发挥经济管理学科的人才优势,为内蒙古东部区和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经济管理学院拥有一支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教学、科研及管理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40人,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12人,硕士生导师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1.4%;45岁以下教职工占75%。学院有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人,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学校示范课教师2人,校级教学能手5人。有自治区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为适应学院发展、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学院返聘、聘请知名学者和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经济管理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为己任,学院重视教学改革,借鉴、引进国内外优秀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实施品牌战略和精品专业建设,按专业制定教学计划,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潜能开发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院通过独具特色的课外教学、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经济管理学院确立了“强化优势学科,打造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和专业建设相统一”的发展思路,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逐步形成多学科交叉、整合、渗透的优势。目前,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呈现了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学院将进一步凝心聚力,与时俱进,锐意创新,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理论经济学教研室应用经济学教研室行政管理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会计学教研室 区域经济研究所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7.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简介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区域定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原高教部综合大学司副司长于北辰任副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耶鲁大学博士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任学术副校长。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起点的师资队伍,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和优良的学风校风。50多年来,学校遵循首任校长乌兰夫提出的“双重任务”基本办学方针,践行“求真务实”的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优良校风和“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育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日益成为祖国北部边疆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和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学校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院校。现任校长陈国庆。[1]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8年,前身是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和新闻学系。汉语言文学系1957年建校之初即已成立,是内蒙古大学首批设置的七个院系之一。1987年汉语言文学系设立新闻学专业,2002年发展为新闻学系。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简介

8.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学术研究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立足民族地区的文学事业与新闻传播事业,积极开拓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汉语言文学系在音韵学研究(张清常)、汉字研究(梁东汉)、文化语言学研究(李树新)、方言研究、高尔基研究(陈寿朋)、陶渊明研究、《红楼梦》研究(林方直)、明清小说评点研究、文学理论研究、内蒙古文学研究、昭君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研究成果获得学界认可。新闻学系的学术研究紧紧围绕我国及内蒙古传媒行业的发展动态,在新媒体研究、内蒙古媒介发展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在学界和业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学院设有“中国北方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语言与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文学研究中心”、“新闻传播与内蒙古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机构。2001年以来,学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汉语言文学系和新闻学系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91篇,出版学术专著(含译编)52部,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5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3项,内蒙古教育厅项目17项,总计资助经费约186万元。